兰
陈汝言〔明代〕
兰生深山中,馥馥吐幽香。
偶为世人赏,移之置高堂。
雨露失天时,根株离本乡。
虽承爱护力,长养非其方。
冬寒霜雪零,绿叶恐彫伤。
何如在林壑,时至还自芳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兰花生长在深山中,香气浓郁散发出幽远的芳香。
偶然被世人欣赏,就把它移植到高大的厅堂。
失去了自然雨露的滋养,根株离开了故乡。
虽然承蒙人们的悉心照料,但是生长养育它并非适宜的方式。
冬季寒霜冰雪降落,绿色的叶子恐怕会凋零受伤。
哪里比得上在山林沟壑之中,顺应时节自然绽放芬芳。
注释
馥馥:表示香气浓烈的状态。
高堂:高大的厅堂。
雕伤:花木枯萎。雕,同“凋”,凋落,衰败。
林壑:指树林和山谷。
简析
本首诗以兰花自喻,借其被移栽高堂后渐失生机,暗讽人为干预违背自然规律。通过“林壑自芳”与“堂上凋伤”对比,揭示环境改变对本质的消磨,表达对保持本真、顺应天时的向往,语言质朴而哲思深蕴。
陈汝言
陈汝言(生卒年不详),元末明初画家、诗人。字惟允,号秋水,临江清江(今江西樟树市)人,后随其父移居吴中(今江苏苏州)。能诗,擅山水,兼工人物。与兄陈汝秩(字惟寅)齐名,时人呼为大髯小髯。陈汝言画山水远师董源、巨然,近宗赵孟頫、王蒙,行笔清润,构图严谨,意境幽深。与王蒙契厚,传说王蒙在泰安时,曾面泰山作画,随兴所至,不时加笔,一幅图画了三年。陈汝言正巧来访,时遇大雪,他便用小弓挟粉笔弹在画上,将图改作雪景。王蒙叫绝,以为神奇,遂改题为《岱宗密雪图》。 52篇诗文
精卫·万事有不平
顾炎武〔明代〕
万事有不平,尔何空自苦。
长将一寸身,衔木到终古?
我愿平东海,身沉心不改。
大海无平期,我心无绝时。
呜呼!君不见,
西山衔木众鸟多,鹊来燕去自成窠。
登岱六首·其四
王世贞〔明代〕
尚忆秦松帝跸留,至今风雨未全收。
天门倒泻银河水,日观翻悬碧海流。
欲转千盘迷积气,谁从九点辨齐州。
人间处处襄城辙,矫首苍茫迥自愁。
南歧之见
刘元卿〔明代〕
南歧在秦蜀山谷中,其水甘而不良,凡饮之者辄病瘿,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。及见外方人至,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:“异哉,人之颈也!焦而不吾类!”外方人曰:“尔之垒然凸出于颈者,瘿病之也,不求善药去尔病,反以吾颈为焦耶?”笑者曰:“吾乡之人皆然,焉用去乎哉!” 终莫知其为丑。